0成本的引流妙招,簡單易學,企跳板八哥讓你門店銷售額輕松翻倍
0成本的引流妙招,簡單易會,企跳板八哥讓你門店營業(yè)額輕松翻倍
大家都是開實體店的,按理說在電商的沖擊下生意應該都會一樣差呀,可為什么別人家的客流不斷,而自己家冷清一-片,你還能說是電商的沖擊嗎?還能說是實體真的難干嗎?
其實問題不是你的產品不行,不是你的地理位置不行,而是你沒有找到正確的引流方法。把流量比作水,把引流方法比作水龍頭,你沒有把你的水龍頭擰到最大,怎么會有水呢?
有些老板會說,我平時也在想方法呀,宣傳單也在做,打折促銷也在做,朋友圈推廣也在做,可為什么還是沒有效果呢?因為你說的這些方法是大多數實體店慣用的策略,當大家都在用,消費者對這樣的推廣早已經免疫了,你做的這些活動不能夠直接打動消費者的內心,不能夠直接激發(fā)他們的消費欲望,怎么可能成功。
我給大家講幾個例子,他們是如何做到零成本引流,直接實現營業(yè)額翻倍的。方法很簡單,看了你也會。
[1]服裝店整合營銷
高老板開了一家服裝店,最近他的隔壁開了一家超市,于是他就找到這家超市合作:不管你在超市消費多少錢,憑小票都可以到店里領一雙售價3元的2雙襪子,當然襪子的批發(fā)成本是不到0.8元的。
問題來了,為什么高老板要找新開的超市合作呢?
這叫借人氣引流,超市開業(yè)促銷既有的高人流量就是潛在顧客資源。
憑小票來店領取的顧客,到店后會告知有兩個選擇:可以領走兩雙襪子,也可以抵扣20元現金在本店消費。
在顧客來店之前,高老板就布置了一個特價區(qū),當然這特價區(qū)的商品不參與抵扣活動,主要是換季的服裝低價促銷,比如188元的衣服可能就30元甩貨。
188元的衣服只需要30元購買,你說顧客動心不?本來沒需求的,也突然有了消費占便宜的.沖動。
我在高老板店呆了半天,統計了一下,拿小票來的顧客有140人左右,領絲襪的有30人,其余的有60人選擇了抵扣消費,其余的人在領絲襪的同時還選購了一些特價商品。不用說,這樣的引流讓高老板的營業(yè)額產生了翻倍的提高。
最重要的是,不花一分錢達到了宣傳的效果。這就是營銷中的主流產品增值抵現策略,也可以叫做整合營銷。
[2]附加值營銷
借助超市的人氣,短期產生高營業(yè)額是必然的,但是如果要長期產生高銷量,我們還差一個附加值營銷策略。
我們來設置一個問題:
兩家服裝店老板,一家只管銷售衣服,一家除了賣貨還提供專業(yè)和人性化服務,客戶一進門,就能從衣著和說話判斷出你適合的衣服款式,售后服務也做的很貼心,節(jié)慶日還會贈送禮物和問候,你會更愿意去哪家購物呢?
答案當然是服務很貼心的那家。
什么是附加值呢?
附加值我們可以分為兩類,一類是軟性附加值,一類是硬性附加值。
軟性附加值是產品的質量、廣告、宣傳、功能,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產品本身即附的價值,它的弊端是能吸引大眾一時,提高銷量,但是卻不持久。
硬性附加值是專業(yè)、服務、搭配、創(chuàng)新、人文等。簡單來說,這個附加值是指你具有同行業(yè)無法替代的獨特之處,無人能超越,比如海底撈“有毒”的服務營銷,比如搭配營銷,在我朋友茶葉店買的紫砂壺就能是市場最低價。
那我們怎么來運用附加值營銷呢?
我們來舉個例子:
一朋友開了一家內衣店,向我討要如何做品牌打知名度。通過品牌影響力做大市場的策:略是很多新起商家慣用的策略,很多人認為有名氣了,就不差銷量了。這樣大牌的玩法對于小商小戶來說,其實很內耗實力,效果不見得多好。
我給他的建議是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思考,他們究竟需要什么,抓住了這點,提高員工素質打造專業(yè)團隊去攻克顧客的心,就能提升營業(yè)額。
比如提高員工的專業(yè)度,讓每個人成為“私人形象設計師”。完全可以根據顧客的體型、體態(tài)、身高、胖瘦來判斷其適合的衣服款式,還能提供最佳的搭配技巧。
比如讓你的店成為一個女性健康養(yǎng)生沙龍會所,每個月定時開女性健康講座,組織交流互動活動。
想想只是到店里買一件內衣,就可以獲得這么多的知識和技能,極大地滿足了顧客更深層次的需求,穩(wěn)定的客源自然就形成了,這就是附加值的營銷。
大家有什么看法,歡迎給我留言討論,交朋友!

相關推薦:
網友評論: